“古都之脊”绽放时代新彩 ——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实践

  • 更新时间:2024年08月02日

“古都之脊”绽放时代新彩

——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实践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从古至今,北京中轴线穿越漫长的时空,沿线一座座建筑将中华民族的根基、个性与灵魂铺展在众人眼前。这些年来,系统、规范、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不断构建,街区更新改造再现历史风貌,现代数字技术赋能保护传承……都是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梁思成曾盛赞:“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顶层设计持续完善

   自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已走过12年。从编制《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到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再到实施《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除了各个遗产点,条例将在中轴线对称格局下形成的历史街巷、城市标志物、历史河湖水系、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背景环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以及与中轴线价值密切相关的国家礼仪传统、城市管理传统等,也作为保护对象进行规定。同时,确立了“北京市政府建立协调议事机制,北京市文物局主管整体保护工作,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具体负责保护、监测、研究和展示等工作”的三个层级的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框架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条例专设“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一章,明确了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建立遗产信息平台,为公众查阅信息、共享研究成果等提供便利;鼓励保护对象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开展遗产价值发掘、阐释和传播活动等。

   2023年3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印发实施,这是一份对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要求的“中国方案”,亦是一份指导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管理的“行动指南”。规划明确了中轴线保护区域的具体范围边界,遗产区、缓冲区总面积共51.31平方公里,围绕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建立遗产构成要素及其环境的整体保护体系,分区分类提出与遗产价值特征相适应的保护管理策略,指出“精细评估遗产保存状态,保护修缮坚持最小干预”。

街区重现历史风貌

   老街区的更新改造,是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钟鼓楼街区的环境综合整治、街巷精细化治理、街区城市设计、美丽院落建设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改善了钟鼓楼俯瞰景观,提升了百姓生活环境品质,充分展现了钟鼓楼作为中轴线最能体现国家礼仪秩序与市井百姓生活高度融合段落的总体风貌。更新改造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实施工作,一改以往环境整治项目“就工程论工程”的做法,立足于长期扎根市井生活的基础,通过开展涵盖“历史、空间、时间、体验、人文、交往”等多维度的街区价值分析和综合研判,提出建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中世界文化遗产典范地的总体愿景。

   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风貌问题点位,面对违建类、建筑本体类、设施类、生活类等主要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整治提升策略;坚持目标导向,院落保护更新应准确反映钟鼓楼街区多样化、平民化的风貌特色,避免“一 刀切”,实现钟鼓楼周边风貌类型的准确传承;坚持恢复原貌,尊重、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老旧材料,整理各历史时期老照片,结合院落房屋现状制定每处点位的实施做法。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均与居民充分沟通,切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崇雍大街的更新改造,既恢复再现了北京老街区的历史风貌,也让北京中轴线的脉络更加清晰。崇雍大街南接天坛、北抵地坛,国子监、雍和宫等北京标志性历史建筑分布在大街沿线,是北京中轴线周边最具老城文化特色的一条街道。

   改造前,崇雍大街上很多建筑都被广告牌匾遮住,看不出原先样貌,为此,相关部门对所有建筑进行“卸妆”式的恢复性修建和保护性修缮。凹刻着“大吉祥古玩店”等字样的老牌匾便是在“卸妆”过程中被发现的,该牌匾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发现后,多位修复专家手工清除了牌匾上的水泥和油漆,通过“上料”等一系列工序对牌匾上风化破损的地方进行修复。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崇雍大街改造工程于2018年启动,选取沿街潜力空间作为文化展示主线,串接起胡同街巷与历史文化遗存。通过景观塑造、风貌再现、特色文化功能植入等方式,营造出古老街区的文化场景。

智慧手段赋能保护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古老的中轴线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绽放夺目光彩。

   北京市相关部门搭建起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以“政务云”为基座,利用遥感卫星、监控摄像头等设备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采集中轴线遗产区的遗产本体、风貌、环境和管理等信息,围绕遗产本体、自然环境、交通压力、安防消防等方面,实现对中轴线“从天空到地面”的一体化全面监测和保护,构建起文化遗产动态感知、状态分析、问题研判、智能预警和保护整治的全健康周期监测体系。

  公众参与也不可忽视。北京市举办“北京中轴线数字打更人活动”,“云上中轴”小程序上的“数字打更人”志愿者体系赋予了市民游客一个新的身份——文物巡检人。市民游客看到建筑哪里有受损或隐患,就可以进入小程序,拍照将信息传到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平台上,在穿越时空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北京中轴线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申遗成功是保护和发展的新起点。作为世界共同的遗产、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对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继续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北京中轴线保护发展,才能让历史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昂首走向世界。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4.08.01 苏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