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总部召开成立会议。岀席会议的有: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顾问、专家及理事,文协各分支机构、办事机构负责人,外省市会员代表,中国国家画院主题纬度领导等。大会由执行主席王大恒主持会议,经讨论一致通过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公共艺术(PUBLIC ART)作为时代的产物,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项长久的公共文化策略。公共艺术不等同于一般的城市景观环境,更强调以文化价值观为出发点的环境营造。以当代的艺术视角为出发点。公共艺术几乎涵盖所有艺术形式与艺术活动,从传统的壁画、雕塑、建筑装饰、工艺品、水景观,到现代的造型艺术、摄影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影像艺术。
综观公共艺术理念和实践在当代中国20余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国外的公共艺术水准相比,中国的公共艺术成长远远不如中国的经济指数来得迅猛。从艺术表现形式看,不仅其依然局限于城雕和壁画,甚至现在还有观点认为公共艺术就等同于城雕,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导致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单一化。同时,在城市发展过分追求速度化、形式化的景况下,大批粗制滥造抄袭模仿国外较成功的城雕作品涌现,致使当代中国公共艺术水平呈现孱弱的现状。“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奇奇怪怪的建筑”、“丑陋的雕塑”不断涌现,“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如何通过公共艺术的实施,使城市发展问题得以软化和改善,尽早避开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跌入过的发展陷阱……
世界著名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说过:“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或是艺术的角度来看,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公共空间是具有生活功能和审美价值的空间,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体现当代社会文明蕴涵的民主平等和人文关怀,而公共艺术不仅是评判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甚至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证明,公共艺术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贯彻习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及李克强总理:“要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的讲话精神,发挥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现成立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与相关行业部门联合,搭建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平台,整合中国公共艺术资源,建立公共艺术家关系网络,推广公共艺术成果,举办公共艺术发展论坛,实施公共艺术项目和开展公共艺术研究,扶持公共艺术新生力量,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设立理论研究、策划、设计、实施、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咨询平台,为中国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激发公众对于公共空间的广泛参与。
同时,通过搭建公共艺术发展平台,也让更多的艺术家关注当代中国公共艺术及公共场域内的景观与艺术化的问题,关注城市化与城镇化的进程与发展,从美术馆的“白盒子”里解放出来,肩负起对公共艺术认知的普及、宣传的责任,从而唤起全社会对公共艺术的关注,保护具有个性的城乡历史文脉和记忆,推动我国公共艺术健康、良性地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