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文协建筑艺术和科学技术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家委,组织专家、学者对故宫博物院 北院进行考察观摩

2025年05月07日 10:15:43

中国建设文协建筑艺术和科学技术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家委,组织专家、学者对故宫博物院  

北院进行考察观摩


image.png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全景效果图

 4月25日,中国建设文协建科委执行副会长付敬华,副会长李波会同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30人,对故宫博物院北院进行考察观摩。活动聚焦特大型文化

场馆建设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实践。

专家学者一行,分别考察了由上海宝冶、建八局承建在施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一标段、二标段项目,参观了项目智慧展厅与样板展示区,听取了一标段项目经理许子敬针对施工进度、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了解了工程整体规划和建设进展,重点考察了项目在绿色施工、智慧建造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并针对电渗透防潮系统、陶瓷条板等创新工艺进行了研讨。

 

image.png


观摩活动现场

 二标段考察期间,专家们听取了项目经理乔四海关于项目管理体系及重难点管控情况专题汇报,详细了解了项目在隔震技术应用、仿古建筑工艺、深大基坑施工等领域的创新做法,现场调研了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幕墙等新型工艺的应用情况,对项目综合管理水平以及科技

成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成果予以肯定。

 

image.png


中国建设文协建造艺术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会长李波进行施工技术切磋交流

 中建文协建科委始终坚持以服务企业、服务政府为宗旨,以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努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华夏建筑美学,促进建筑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动工

程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做好管理与服务。

image.png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一标段、二标段考察观摩人员合影留念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工程基本情况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北京市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重点项目,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建设用地规模11.55公顷,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由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主要包括文物展示用房、文物修复用房和办公服务用房三栋建筑。故宫北院区建成后将是一座集文物展示、修复、保存和文化传播、观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将极大改善故宫文物的保存、修复、研究及展示条件,对加强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建筑整体造型初显。

image.png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文物展示用房效果图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的建设是延展世界对故宫的丰富想象,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充分融合,展现华夏文明、展望世界未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建设一个古今结合、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故宫历史博物馆。立足故宫、回溯传统、连接当代、面向世界,打造体系完整且

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image.png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文物修复用房效果图

 昔紫禁,帝王殿,今故宫,博物院。从遥见玉片翩纷,至近观朱楼碧瓦,传承的是中国色彩。从宫苑深处万重山,至山水相宜千般景,传承的是传统文化。从明清熙攘晨曦映宫墙,至今朝繁华幕鼓染流光,传承的是华夏美学。

 

image.png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办公用房效果图

 该项目作为世界级文化场馆,应用高科技手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体现当代博物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施工质量和技术要求极高,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团队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多措并举解决施工难题,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实现了全面封顶的目标,为后续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满足建设需求,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成立创新工作室进行低碳长寿命自愈合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后期致密性与防水性能,填补了混凝土领域的空白。为满足建设需求,项目团队成立创新工作室,应用了百年高性能低碳长寿命纤维补偿收缩自愈和混凝土、超长结构多维多点复合减隔震技术、丙烯酸聚合物水泥皮肤式防水涂料、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幕墙等多项工程前沿技术,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助力工程建设发展。与此同时,项目应用了BIM与智慧工地等数字手段,实现了精益建造与数字孪生的深度融合。